【原文】:忠孝友悌西宁股票配资公司,正己化人;矜孤恤寡,敬老怀幼。
忠孝我们上节已经说过了,孝乃百善之先。忠孝是修行之根本,是为人之根本,也是中华民族治国之根本。
正己化人,指的是,先要端正自己的言行,再来教化他人。正己,敦品正行。
《太上感应篇》通篇都在讲善恶因果报应之事,读懂是第一步,读懂了要真正在自己生活中去践行,这个更重要。
很多人,说起道理来,一套一套的,都懂,但是一遇到自己的事情,就像是这些道理从来没有听过一样。这当然与个人的福报罪业也有关系。
福厚的人,智慧也会相应更完善。福能生慧。他在碰到事情的时候就能够保持清醒冷静,能够沉下心来分析解决。
罪业若是太重,也容易压住一个人的智慧,所以道家会很强调“化罪增福”,就是这个道理。
除了罪福之外,要想把懂得的善恶因果道理,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,就需要真正从意识形态的层面去转变自己,这个需要强大的意志力。
比如,我们都知道要忠孝友悌,但是遇到和父母意见不合的时候,父母要求与我们自己意愿相违背的时候,我们还是容易就升起不满的心念。甚至于对父母发脾气,不理睬。
展开剩余74%这些就属于只是从表面层面理解“孝”字,而不是真正从意识形态层面深层次的理解。这属于“符合自己意愿”的“孝”。
简言之,就是,我知道要孝顺,但是不能违背我的意愿,违背了我的意愿,我就做不到。这不是真孝。
真正的“孝顺”,就是,不论父母说的话,是不是符合我的个人意愿的,我都要认真听。态度上要恭敬,语言上要顺从。
哪怕和父母的意见相左,后面再去想其他善巧之法去化解,去解释。也决不能去顶撞。
就像《弟子规》里说的:父母教,须敬听,父母责,须顺承。父母责备的时候,也要顺从地接受。
而说到善巧。这就是考验一个人智慧的时候了。
善巧方便的理念主要出自佛教。它强调智慧与方法的结合,根据众生不同特点灵活运用教化手段。
这一点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的运用,其实也非常重要。
比如我们在跟父母交往中。父母也是人,有他们的生活环境的制约,他们的认知也可能有局限。
父母的要求,有时候我们确实做不到,或者说,与我们自己的意愿相违背。
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善巧的方式去转圜。用平和的方式去尽可能让父母理解。不惹父母生气、不悦、发脾气,让父母开心,满意,这才是真正的“孝”。
自己的品行端正了以后,就可以去“化人”。这里的“化人”就是教化他人。将自己学习到的东西,懂得的善恶因果理论,告诉别人,希望别人也能够明理,明心。
教化他人是有极大功德的事情,你教别人明辨因果,感化他人,劝人向善,可以帮助他人避免造恶业,同时,在这个过程中,你还能不断修习自己的心。
因为人的心,它也是要不断不断地熏习,才能够真正断恶向善。
《三字经》言:人之初,性本善,性相近,习相远。这个习相远,指的就是人的习气。
心被习气浸润久了,是很难在短时间里,马上转变过来。
而你不断以善的理论去教化他人,在这个教化他人的过程中,你也是在不断用善的理念在熏染自己的心。
别人未必听得认真,但你一定讲得认真,所以教化过程中,最受益的其实是你自己。
这就是为什么要“正己化人”。
当然,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,我们可以教人明理,但是不要过分干涉他人因果祸福。
这当中的度,一定要把握好。
对他人的命运,不要随便去建议、指点。这个往往容易左右他人的命运轨迹和因缘。错乱他人的因缘,命运轨迹的后果,会被天地鬼神记录。
用自己的福报去扣掉,对对方命运因缘错乱的后果,以及导致的一系列问题。
比如,对方夫妻吵架,处于必须要离婚的状态。你拼命劝和,让人家不要离婚。
可能,对方因为各种现实,也放弃了离婚。
但是这个结果,可能会导致对方命运、家族,个人的轨迹都产生错乱,天地就需要拿走你的福报,给对方。
因为这是你,导致对方错变了路。你虽然看起来做了一善,在天地眼中,却不见得是善。
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自己一直在行善,却越过越惨的原因。
天地至公,不论是身体力行去行善,还是教化他人,都需要足够的智慧西宁股票配资公司,守规矩,尊法度,不可丝毫偏离。
发布于:广东省倍选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